多措并举,创新服务,保障“云课堂”教学
在因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信息工程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统筹利用各种校内外网络教学资源和平台,合理组织安排教师(包括兼职和外聘)通过互联网、家庭电脑和手机等信息化工具和手段,实施“空中”培训学习、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并及时给与学生“空中”辅导、答疑、解惑等师生互动活动,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本学期教学活动的不利影响,切实达到“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线上学习有收获、有实效”的目标。
一、 创新运行管理,保证教学—学生管理有序高效
为贯彻落实我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院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了教学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确保我院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并成立了我院网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因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网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部署、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检查问责。开课以来,我院培训教师人数126人,开课46门次,参加线上学习学生总人数4045人(其中包括610名本专科毕业学生通过“空中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出勤率达到98%以上,通过调研,学生满意度良好。
信息工程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二、 创新教学方式,有力保证教学正常运行
学院积极主动作为,多层面精心组织网络教学工作。在线上教学期间,为切实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我院安排了线上多平台教学分享环节,多名教师一一进行了精彩分享:刘於勋院长就“学习通”章节内容设置、课后习题安排及签到点名等诸多细节功能对大家进行了细致辅导;袁雪霞书记就QQ软件本身所拥有的强大视频桌面分享,资料上传及作业布置等功能进行了视频操作讲解;邢丹丹、陈得友、张二丽、郭彩霞等老师分别对“超星直播”、“educoder”、“微课”、“心理健康教育”等平台或内容进行了自己的分享,确保线上教学有成效。
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我院要求教每门课的老师成立课程组,共同商讨该课程的建设,共同探讨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带新,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信息学院教师分享教学环节
三、 创新工作方法,稳步实施各项工作
疫情期间,我院要求各教研室定期通过学习强国、腾讯会议、微信视频、QQ视频等方式召开教研会议,布置教学工作,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保证线上课程建设和教学运行顺利开展。为把教学工作严起来,每次上课前要求任课教师要告知本次课学习内容,上课时要让学生签到,要在学习通、QQ中留有记录,对于不能上课的学生,由班委说明情况,并把理由一起记录。对于不能上课的学生,如生病、打工、无网络信号或网络信息不好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与学生沟通,可通过其他时间段在线学习或等疫情结束开学后采用一对一或集中辅导方式给予线下辅导,帮助完成课程的学习。
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方法
四、 创新教学过程,抓先进典型促教学成效
在疫情防控网上教学期间,信息工程学院一直着手挖掘线上教学典型事宜,关注四个问题:第一,教师采取的网上教学手段。第二,学生的参与度、积极度、完成度和活跃度。第三是教研室主任及督导组的意见及反馈。第四是学生的反馈。在此期间,我们做了“停课不停学,老师变主播”系列活动(共五期),展示了我院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保证了同学们在家中也能高质量完成课程的故事,同时也保存了老师们备课及线上授课的精彩瞬间,与大家共享。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线上教学精彩瞬间